在看《愛・誘・罪》前,剛開始看Ian McEwan的原著小說Atonement。作者在第一章花了不少筆墨,仔細刻畫妹妹Briony的性格。小說一開始時,Briony剛完成了她的第一個劇本,內容寫一個大膽追求愛情的少女,與情人私奔,結果遭人欺騙。幸好後來她得到第二次機會,遇上真愛,終於美滿收場。在Briony的房中,放滿了經她細心佈置的微型模型,小小的房子,刻意經營的傢俱,每一件都按她的意思擺設得整整齊齊,處處顯示出她一絲不苟,追求完美的性格。這些細節為後來的情節留下伏線,互相呼應,很見心思。電影中對這部分的著墨不多,十分可惜。不過由於我還沒看完整本小說,作者的原意是否這樣,未能確定,所以暫時不多談了。喜歡操控一切,扮演上帝似乎是小說家的特性,他們虛構小說中的世界,將人物玩弄於股掌之上,借創作發泄,自我慰藉,甚至意圖以創作贖罪。不過真實世界並不是睡房中的微型傢俱,又豈容凡人任意控制?Ian McEwan始終比較高明,所以他索性自己點破,告訴大家一切都只是作家的妄想。至於仍然喜歡扮演上帝的小說家,我推薦他們讀讀Paul Auster的Travel in the Scriptorium,故事寫一個風燭殘年的作家,一天醒來發現自己身處一間既像醫院,又像書房或監獄的房間。一個個似曾相識的人物出現,帶出一段段似真似假的「往事」。Auster是一個十分出色的說故事人,薄薄的一本小書,引人入勝,十分有趣,值得一看。還有,他的真人十分型仔,不信可以看看。
Monday, February 11, 2008
罪與義
在看《愛・誘・罪》前,剛開始看Ian McEwan的原著小說Atonement。作者在第一章花了不少筆墨,仔細刻畫妹妹Briony的性格。小說一開始時,Briony剛完成了她的第一個劇本,內容寫一個大膽追求愛情的少女,與情人私奔,結果遭人欺騙。幸好後來她得到第二次機會,遇上真愛,終於美滿收場。在Briony的房中,放滿了經她細心佈置的微型模型,小小的房子,刻意經營的傢俱,每一件都按她的意思擺設得整整齊齊,處處顯示出她一絲不苟,追求完美的性格。這些細節為後來的情節留下伏線,互相呼應,很見心思。電影中對這部分的著墨不多,十分可惜。不過由於我還沒看完整本小說,作者的原意是否這樣,未能確定,所以暫時不多談了。喜歡操控一切,扮演上帝似乎是小說家的特性,他們虛構小說中的世界,將人物玩弄於股掌之上,借創作發泄,自我慰藉,甚至意圖以創作贖罪。不過真實世界並不是睡房中的微型傢俱,又豈容凡人任意控制?Ian McEwan始終比較高明,所以他索性自己點破,告訴大家一切都只是作家的妄想。至於仍然喜歡扮演上帝的小說家,我推薦他們讀讀Paul Auster的Travel in the Scriptorium,故事寫一個風燭殘年的作家,一天醒來發現自己身處一間既像醫院,又像書房或監獄的房間。一個個似曾相識的人物出現,帶出一段段似真似假的「往事」。Auster是一個十分出色的說故事人,薄薄的一本小書,引人入勝,十分有趣,值得一看。還有,他的真人十分型仔,不信可以看看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