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July 28, 2008

尋找桃花源

從京都乘琵琶湖線列車往石山轉100號公共汽車,車穿過大片綠油油的田原向山上駛去。約半小時後,車開始上坡,兩旁風景漸變,聳立的樹木代替了農田。山道蜿蜒曲折,引人期待下一個彎後的風光。不久,路盡山開,得一廣場,一男子示意前行,便捨車,從口入。路平闊,可通人車,行數百步,豁然開朗,MIHO便在目前(見以下錄象)。

美術館的外觀並不宏偉,寧靜地處身山谷之間,如一小小日本神社,但這種低調含蓄正是設計的好處。貝聿銘將美術館的百分之八十放在地下,並廣植樹木,以保持自然環境的面貌。館內除藏品展出場地外,其餘部分皆盡量讓陽光直接注入,令人感覺明亮舒暢。客人置身其間,眾樹環抱,遠眺連綿群山,心曠神怡。

貝聿銘將桃花源記意念融入設計,以現代建築表現傳統文化精神,構思佳妙。不少人談傳統文化,常執著於事物形相,為是否保留某物件/儀式、或某事物應否被列為文化遺產爭議不休。其實如得其形而失其神又有甚麼用?昨晚走過祗園區花見小路,見兩旁日式房子盡是食肆,街上各地遊客虎視眈眈,一見有類似藝伎物體出現便蜂擁而上,相機亂閃,惡形惡狀,嚇人之極。街道、房子是保留了,但文化保留了多少呢?天曉得!

No comments: